欢迎访问徐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徐医首页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高教动态 > 正文 >

尚丽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尚丽丽     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发布日期:2019-11-25     点击: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设置特色明显、服务于行业生产实践的一类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此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些独具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培养行业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既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说,“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给行业特色型高校理性定位、特色重组、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从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可以看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近1/4是具有特色的行业特色型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近3/4都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由此可见,此类高校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怎样强化特色、突出优势、探寻新的发展支撑点是此类大学亟须破解的难题。

文章在阐释行业特色型高校以学科群推进“双一流”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选取除师范类、艺术类、体育类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外其余8所行业特色型一流大学和53所行业特色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建设方案文本分析学科群布局情况,并深入剖析此类高校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行业特色型高校落实学科群建设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此类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构筑学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意义



学科群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等的需要,将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序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一般来说,学科群具有“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递进式的构成框架,主干学科作为轴心体现了学科群的总体发展方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提供了思维、技术和方法上的有效协同。按不同的结合方式,学科群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同一母体学科逐渐衍生发展的分支学科群;二是相邻或相近学科产生的相关学科群;三是跨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群。学科群作为一个整体,各学科围绕同一问题开展研究,更容易形成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网络。换言之,学科群建设有利于实现学科互融交叉,进而有利于催生创新。

以问题导向、跨界行动和协同创新为特征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影响着大学学科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强调集群交叉、跨学科发展的学科群俨然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结构较为单一、优势学科特色明显、实力雄厚,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发展普遍落后,优势学科发展后劲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学科间在资源投入、政策保障等外部条件以及学科布局、梯队与平台建设等基础性条件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行业人才培养在高端性、创新性方面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难以真正介入行业内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活动。如何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加迫切需要通过构建学科群实现特色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一)实现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立校、强校之本,也是此类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学科为基础”,强调特色发展、多样化的“一流”。首先,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无一不是拥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以创造“硅谷”财富神话闻名的斯坦福大学只有短短100多年的历史,何以比肩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哈佛、耶鲁?这就在于“二战”后斯坦福大学选择了重点突破、学科集群的特色发展模式。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拒绝走特色发展道路,更遑论学科门类本就单一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其次,顺应知识综合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行业特色型高校迫切需要立足本校优势特色学科,以问题导向、应用导向的学科集群发展模式来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最后,行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打破行业间的壁垒,进行技术合作和产业融合。在此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了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提高行业贡献度,也亟须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构建体现本行业最新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群,为“跨界”科研和“复合型”行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平台,并最终形成一批掌握世界学术话语权、服务面更宽、生命力更持久的一流特色学科群。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行业需求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也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以“大学科”思维为特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但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有些行业人才奇缺,个别行业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如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行业。中美贸易摩擦也再一次让我们警醒,掌握核心技术的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对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拥有一流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问题本身是跨学科的,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只是用单纯的专业角度去考虑问题,就必然会遭受你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还手的高维攻击。”学科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从当前多个行业特色型高校拟建设的学科可以看出,各高校纷纷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干学科,主动对接行业需求,布局学科群,规划一流学科发展,从本质上讲这就是此类高校面向产业链,依托学科群为行业分层、分类培养高精尖、跨学科、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选择。学科群可以有效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扩大到“大学科”联合培养人才,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的交锋碰撞、不同研究方法的借鉴启迪,这些都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而面向行业发展设立的学科群,在交叉融合中也会产生诸多新的面向行业实际需要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可以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路径。由此可见,构筑学科群可以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跨学科大平台,这是行业高校改善当前专业划分过细,面向行业产业链形成特色型人才链的必然选择。



(三)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多种技术集成创新的特点,这要求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面向行业新需求,主动树立服务意识,以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组建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团队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学科聚合效应,将校企协同传统优势转变成科技创新的源泉,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纵观当下,重大的学术创新和科技突破几乎都产生在学科交叉地带,有学者通过对1981—2011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其中69%的研究成果出现在交叉学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明确要求学科交叉、强强联合。仅靠单一学科或者几个学科的简单组合已经很难解决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新的创新发展模式需要行业特色型高校努力组建学科群,加强学科间的协同,促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促进前沿科技成果的产生,在学科联合攻关中,产生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实现在优势学科群的带动下,整体促进高校学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行业能力的提升,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新方位、在引领行业发展中承担时代使命。



二、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布局与问题分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克服同质化倾向、强化特色发展,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做强优势学科“高峰”的同时,还应形成若干学科“高原”。在此轮“双一流”建设中,行业特色型高校纷纷进行了学科群建设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推进学科群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布局情况分析



文章通过分析8所行业特色型一流大学和53所行业特色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文本,特别是对拟建设学科及口径范围的分析发现,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部采用学科群的模式推进学科结构优化、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此来完善学科生态体系,优化学科治理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围绕入选学科,建设航空宇航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智能技术、力学等12个学科群;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农学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高端装备制造、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大数据与管理科学等7个学科群。而在53所行业特色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43所明确提出以学科群或学科领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如北京交通大学打造极具学科特色优势的智慧交通学科领域,南京中医药大学推进中药学学科群建设,大连海事大学推进海洋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建设,天津工业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纺织学科群等。文章对61所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文本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此类高校在构建学科群时,基础学科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很多高校都将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作为支撑学科纳入学科群建设,学科体系较为成熟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甚至还构建了基础学科群,如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都构建了特色数理学科群,体现了基础学科在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布局与建设中的重要性。

为了分析“双一流”建设对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布局的影响,文章以教育部公布的入选学科为基础,分析同一入选学科在不同高校的学科群布局情况,结果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都会根据现有优势学科和建设实际确定学科群建设所包含的学科。如同样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围的高校,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确定建设的学科群分别为交通运输学科领域、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和海洋运输工程学科领域。而有些学科的发展本身就与其他学科存在学理上的紧密联系。如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高校布局学科群建设时全部包含化学、物理学两个基础学科;再如针对中药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3所医药类院校以学科群推进该学科建设时,均将药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学科纳入其中,以此发挥现代科学对传统中医药学科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积极进行学科群建设,以此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现特色发展。但文章研究发现,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建设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科群治理体系不完善且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阻碍了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落实。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传统优势学科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加之近年来有意布局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新科技代表的新兴学科,为此类高校学科群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当前大部分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内学科建设仍是依托二级学院,分科而治的单一学科组织模式及资源配置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科群建设任务的推进。部分高校的“学科群”建设工作仍停留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以“学科群”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目标还没有转化为全体校领导、学科带头人以及全校教职员工普遍、广泛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学科群内各学科仍然在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下组织教学和科研活动。部分院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韧劲以及主动投身“双一流”建设、积极奉献“双一流”建设的意识还有待增强。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那么与学科群建设相适应的一流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便难以形成,推进学科群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会变得较为缓慢。具体建设实践中,一是“双一流”建设方案公示后,一些高校没有及时围绕拟建设学科群,聚焦有限的办学资源,科学论证和明确学科群建设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凝练各研究方向的关键共性科学问题,而是盲目开展学科群建设。二是一些高校缺乏有效的学科群管理体系,尚未制定与学科群建设相关的制度,组织保障不到位,学科群管理的责权不明晰,缺乏具体的建设规划。三是缺乏灵活的科研组织形式及绩效评价机制,部分高校仍在已经存在、相对固定的二级学科方向上持续发力,并未围绕学科群既定的研究任务,以研究项目的形式灵活组建多学科、跨学科的校内外专家团队,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开展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此同时,多元化、以绩效和实际贡献率为导向的配套考核评价机制的缺乏,客观上也降低了不同学科人员投身学科群建设的热情。

2.学科群内各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增加了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壁垒。学科交叉融合是孕育新的知识增长点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大部分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仍是只有少数传统优势学科处于A类,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还未成长为优势学科,学科群内各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学科群内部各学科间发展的差距,使得各学科间缺乏联系的基础,即使在行政干涉下组建了学科群,优势学科的研究人员往往带有一种优越感,而弱势学科的研究人员因长期游走于边缘地带,存在感较弱,这种身份的差异降低了学科群内各学科人员主动进行合作的热情。这会造成学科群内各学科间的凝聚力不强,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带动弱势学科发展的能力较弱,扶持新兴学科生长的能力不足,学科交叉融合协同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即使一些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学科群“临时”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但由于学科间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性,交叉融合往往停留于表面,项目结束团队即解散,如此很难围绕项目建设任务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跨学科领军人才和团队缺乏,阻碍了重大项目的协同攻关。学科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基本单位。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奉行又深又专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但这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能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领军人才,而这已经成为掣肘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高质量的研究人才,交叉研究做不起来,也做不出质量。”跨学科领军人才是学科群内各建设团队的灵魂,如果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不会和学科群内其他学科的人员分享信息、研讨交流、寻求共同研究兴趣点,没有超学科、“大学科”的格局和视野,那将如何带领团队突破现有的学科范式,跳出传统学科思维的框架组织重大项目的协同攻关?再者,若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处于成长阶段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的带头人或团队成员地位尚未巩固,其更难主动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研究成果。此外,一些具有创新意识、思维活跃、具备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年轻老师受制于当下的考核评价机制,仍未真正融入学科群内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中。跨学科领军人才的缺乏,跨学科团队建设的融合度、凝聚力和协同性不够,这些已经制约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的建设与发展。

4.学科群内各学科间的文化冲突,成了跨学科研究的天然屏障。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规训体系、知识共享风气、创新组织模式、团队协作关系、教师心理契约、学术文化网络等文化要素。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内分科治学的组织传统确实为知识的深化、细化和分化创造了条件,为学科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强大的行业话语权。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产生的学科文化差异形塑着不同学科人员的学科身份和思维模式,决定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模式与发展方向。然而,学科群内各学科间文化差异却成为交叉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天然屏障,削弱了学科群内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威胁着学科群的长远发展。

虽然此轮“双一流”建设中学科群被普遍引入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但在学科文化的影响下,由于传统“从一而终”的单学科建设发展观具有较强的惯性,学科群内的研究人员仍然固守各自学科的研究范式。短时间内学科群建设在交叉研究方面可能会取得一些成绩,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学科的人员更愿意在各自熟悉的领地耕耘,同时也在深层次地排斥其他学科力量的介入,这就造成不同学科人员仍在相对封闭的学科体系内从事着本学科领域内的“高深”研究,缺乏开拓性、创造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学科范式引起的知识文化冲突、学科间开放共享文化机制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学科群内各学科人员平等对话、共享知识、相互认同,造成学科群建设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学科发展生态,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建设对策分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建设既需要行业特色型高校因“校”制宜,加强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更需要微观层面具体的路线途径,以防止学科群布局与实际建设脱节。文章通过对61所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群的布局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群在学科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带头作用,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增强行业服务能力。



(一)设立学科群改革特区



与综合型院校相比,行业特色型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受制于学科结构单一、学科发展不协调等客观事实,学科间缺乏融合的基础,学科群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将科群建设的“目标方向”转变化现实的“路线途径”,通过行政性力量设立学科群改革特区至关重要。

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学科建设时必须遵循“分批建设、重点先行”的原则,在明确学科群建设中心任务的基础上,设立“学科群”改革特区,增设学科群内资源投入、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绿色通道”,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快速协调发展,并带动学科群整体发展,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学科群特区内采取“学校优势学科群”二级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科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学科群建设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实施校长领导下的学科群负责人负责制,对学科群进行全过程管理。学科群负责人或各方向带头人要围绕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确定具有重大突破可能的基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将学科群的建设任务分解为具体的研究项目,以委托研究或自主申报等方式设定项目类别和预期目标,并在研究过程中设立任务清单,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其次是要着眼学科生态全局建设,在学科群内重构学科共同治理体系,既要注意区分不同层次学科的发展顺序,也要统筹学科群内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共同治理;既要为优势学科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也要为弱势学科释放后发优势提供机制保障。再次,特区内应以学科群实际需要精准引进高端人才,灵活采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人员聘任方式,灵活组建研究团队,为学科群内不同人员间的广泛互动和深入交流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最后是改变传统资源配置形式,完善以学科群建设任务和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要树立全局意识,对于学科群内暂时发展较弱的学科,在资源配置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补齐学科群发展的短板,提高学科群特区内资源有效利用率,最终形成学科群内优势学科“领跑”,弱势学科及时“跟进”的良性学科群发展生态。另外,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群评价机制,通过绩效评价、多元考核等机制创新,为学科群高效产出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创新科研组织形式



一流的科学研究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学科组织形式的关键部分。“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打破传统的学科组织形式,以此搭建有利于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科群不同学科间交叉研究的活力。

首先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内刚开始组建还未成熟的学科群,可在紧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学科群凝练成若干研究方向,组建“临时”的研究团队,研究者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建立学科群内不同知识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联席机制。当学科群内各学科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时,各学科可基于共同的兴趣点,瞄准行业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成立多学科交叉的高等研究院、交叉实验室等实体研究机构,以产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大成果,培育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学科。美国的顶尖大学均成立了实体化的交叉学科科研组织,如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60多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我国自“双一流”建设以来,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已率先成立了创新交叉研究院,力求将交叉融合做到“真交叉、真合作、真交流”。其次是以大格局改变当下按单一学科划分过细的学院建制。学院是我国高校基本的学术组织,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基本单位,基于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规律、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群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现有院系进行整合,这是成立交叉研究院所不及的。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还应整合当前院系机构,以“大学科”“学部”理念扩大学院的学科覆盖面,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平台,并且把最新的交叉研究成果运用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最后是成立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联盟,实现“高校共同体”建设。联盟成员间要实现资源、师资力量共享,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吸取经验,共同探讨一流学科群建设;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联动优势,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让交叉学科研究跨校、跨区域协同开展,携手攻关行业发展难题,共同培养行业急需高精尖人才。



(三)汇聚一流跨学科团队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都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紧密相关。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人才是主体,也是关键。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明确了学科群建设的中心任务、创新学科组织管理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汇聚一支拥有跨学科教学科研能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团队,通过一流人才队伍为学科群建设攀登高峰“攻城拔塞”。

首先,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围绕学科群的构建,在整合现有师资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学科群跨学科领军人才的引培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行业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强化团队引进意识,打造与一流学科群建设相适应、拥有跨学科背景、能积极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其次是凝练学科群拟重点攻关的研究方向,以灵活的人事制度组建一批多学科、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鼓励行业企业、其他高校积极参与,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协同攻关。再次,在当前政府放权松绑、教育部出台清理“五唯”等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应该解放思想,运用政策红利,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专业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科技创新和导师遴选等工作中,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注重分类评价、强调行业实际贡献评价、推行团队评价;构建多维度的跨学科组织评价机制,建立从项目申报、成果评定、职称晋升等全过程评价联动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学科群内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根据跨学科研究者的贡献和署名次序,运用绩点累计法评价跨学科研究者的实际贡献,以评价体系的变革激发学科和教师回归知识创新的本源、回归服务行业需求的初心、回归学科建设的本质、回归人才培养的初衷。最后高校不以各类排行榜决定学科的去留,遵循各学科人才成长规律,以发展的眼光培育或引进基础学科和新兴信息技术学科人才,这两类学科是行业传统优势学科厚本之基、创新之源;并以更加长远、理性的目光评价跨学科人才的发展,不为眼前利益、形式主义所动,谋篇布局、打造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建设开放融合的学科文化



学科群建设其实是学科群文化建设。行业特色型高校通过组建学科群寻求“永久的跨学科”研究,其发展势必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学科研究模式和学科文化保守观念,破译学科群内各学科间的“行话”,解决不同学科在融合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一流学科群建设迫切需要构建开放融合的跨学科文化生态。首先是加强学科群内学科间的汇聚融通,树立“建设上有主次、学术上平等”的建设理念,不管是成熟的优势学科,还是弱势的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均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建立学科群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理好学科群内学科与学科群外学科的关系;定期召开学科群工作例会,通过举办学术沙龙、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以此来弱化学科“边界”和“研究范式”,形成一定程度的群体认同,并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知识共享,逐步形成创新意义的合作意愿。其次,高校应成立学科群文化融合专家组、发挥学科群发展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前期“开放融合”的学科文化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各学科文化背景前提下,围绕学科群的发展目标,以设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牵引,在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知识差异基础上“求同存异”,激发共同研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科群内部成员遵守着“面向行业、发展行业”的共同价值理想,以及为此目标奋斗的“开放、融合”的学科文化。最后,学校还应为学科群的学术生产活动创造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建立起学科群文化建设的长效干预机制,不定期地对学科群组织设计、教师发展、交叉融合等进行调研和调整,形成学科群优秀文化内部生成机制,促使学科群建设始终具有较强的文化兼容性,以形成新的学科范式。